上图是我上篇《一个月内抖音三改政策,这次利好!》文章里读者留言的截图;有做抖音的公会,大概都会思考抖音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,目的到底是什么,是真的想逼走大部分公会吗?还是某些未知的原因。
在5月10号之前,我冥思苦想想不出个所以然,直到5月10号当天,看完人称互联网活化石的曹老师发的文章《谈谈如何去赚巨头的钱》,才豁然开朗。 曹老师举了3个例子,一是百度,二是谷歌,三是阿里。 百度旗下的百度联盟,一年分给渠道的广告费上百亿。谷歌进入中国后,百度联盟就对渠道更好一些,谷歌一退出,百度就觉得分给渠道的钱是不是太多了,开始各种鸡贼的往回收。等360搜索起来了,百度又忙不迭的开始往外撒钱。 谷歌其实也同理,当他们控制安卓系统之后,他们把安卓手机用户都当作自己的搜索存量用户了,你再想在移动端跟谷歌谈搜索分成,基本就没戏了。 这是竞争维度的原因,大家都一样,如果短视频赛道上只剩抖音一家,大家的日子会更难;接着是存量和增量的原因,我觉得抖音这一系列政策更大的出发点在这上面。 曹老师的观点:巨头一定不喜欢抢存量用户的,一定喜欢提供增量用户的。 拿阿里举例,阿里联盟每年分出去的渠道费超过200亿,很多淘客因此发家致富,继而延伸出各种抢存量用户的玩法。 比如浏览器劫持、返利网、各种弹窗,这类玩法就是抢阿里的存量用户。很多买家真的有需求,准备去淘宝买东西,然后无形之中中了各种淘客链接;但其实这类淘客链接并没有提供实际的价值和服务,只是单纯的截流赚钱。 这种人阿里当然不喜欢,所以经常会有新闻爆出来,谁的号被封了,又针对性的改了什么样的规则。 类比到抖音也差不多,很多所谓的大公会招募几百上千个经纪人,开出高于平台、高于其他公会的提成或虚高的保底,或者说我是多么多么牛逼的公会,处在哪个等级和几星,站内疯狂挖人。 对直播行业有一定认知的内行都知道,主播能不能起来,70%以上是靠自己的坚持和努力,而不是公会的等级和高保底;相反,中小公会主播少,能给主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,存活率或许比大公会更高。
而我之所以每个主播都按最高提成给,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防止主播被挖。做过抖音公会的应该都有同感,一个一般般的新主播,一场播下来,起码也有十几个挖人的私信。 现在的结果就是,很多大公会联合起来,给旗下主播降提成,统一降成45+5;这个结果直接导致大公会挖人没优势了,更不容易挖到平台主播和中小公会的主播。 下图的人,又以大公会自居吹牛了,说自己头部都给不了,中小公司还能玩转? 我想说,抖音现行政策相比来说对中小公会更利好,说句不吹牛的话,我们50+5,坚持10年都没问题。而不利好的就是专门盯着抖音站内挖人的部分大公会。 所以抖音个人主播为什么一直是50;抖音官方为什么会制定拉新政策;为什么新政策的三个任务里,着重在讲增长。目的就是,在站内挖人成本越来越高、收益越来越低的情况下,把目光放在站外增量上,而不是站内截流上。 站在平台的角度思考,大概是这么个道理,凭什么我平台本身的资源,要被你截走分钱?
|